首頁 » [編輯報告] 親愛的孩子,你的午餐吃些什麼?

[編輯報告] 親愛的孩子,你的午餐吃些什麼?

近幾年,在大家關心討論農業、食物、食品安全時,「食育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,它包括了校園食育、親子食育,而校園營養午餐是其中不能忽略的一環。

因為,如果我們能夠用心為孩子在學校提供健康天然的食材、建立均衡的飲食習慣,同時讓孩子透過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來認識農業、認識環境,透過孩子再去影響家庭,長期來看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
上下游的作者苡榕,長期關心環境、農業、土地的議題,最近她的觸角也延伸到了學校的營養午餐。她說:

「餐桌上的飲食與我們土地、農作脫鉤,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。或許是因為餐桌與土地的關聯性變的薄弱,看著桌上的食物,我們很難聯想到它們生長在怎樣的環境,也很難去關心這些環境發生的問題。」

她舉例,「即使是在台灣的農業生產大縣,小朋友所吃的食物,也不一定是隔壁叔叔種的蘿蔔,或是鄰家爺爺生產的茄子」。加上營養午餐必須競價標案,低價競標、壓低食物採購價格變成必然的結果,「小朋友每人一餐成本約35元上下的營養午餐中,所使用的食材到底來自何處,很少人去追究」,食材來源的安全性與營養成份,也就很難作到嚴格要求了。

讓人期待的是,在台灣各地一直有一些有心的教育者、在地的農友,嘗試透過學校來支持農業,建立友善的在地產銷系統,讓孩子吃到在地健康食材,也讓農友得到支持。

最近,苡榕特別採訪了在宜蘭、彰化試行新的校園營養午餐的學校,探討他們在設計與運作時遇到的問題和突破。

例如,宜蘭友善小農聯盟發起人的阿寶,和宜蘭縣教育處合作,嘗試結合在地小農,來改善學校的營養午餐並著手設計飲食教育課程。

彰化溪州鄉公所也正在進行「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」,結合在地食材與營養午餐。負責此計畫的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祕書長金惠雯表示,經過一學期的試辦後,獲得不錯的成果,準備增加試行的學校數量。

「學校支持農業,可以讓農業生產有穩定的供貨對象,避免市場波動造成的直接衝擊,且能讓農家不需為了壓低成本、大量生產,使用過多農藥傷害土地」,另一方面,也可以「透過一個孩子,去影響一個家庭,重新看待飲食、農業生產與環境」,苡榕解釋。

同時,她也指出,結合在地小農與校園營養午餐的設計,一定會遇到食材來源的數量和供貨穩定性、是否編列合理預算、利潤如何回饋農友等流程與制度設計問題要解決,更進一步,如何和飲食教育、環境教育課程作結合,甚至發展校園耕作等等,都值得大家一起關注。

開學在即,苡榕和上下游會持續報導這方面的議題,也邀請有興趣的教育者、老師、家長、在地農友組織,一起來加入討論。(攝影/呂苡榕)

10 comments

  1. 亞力 says:

    對一個生過大病的母親來說,「讓孩子吃什麼?」這件事就成了畢生​關心的大事。
    台灣的飲食環境雖在這些年略見曙光,但多數人對外食造成健康負擔​(也是將來健保負擔)的問題,仍採鴕鳥心態對應。雖然知道周圍的​人多數是以訕笑的態度對應我的執著……
    是的,我是這麼在意家人吃進嘴巴裡是不是有意身心的食物。
    如果有更多的力氣,想讓你知道,我也在意你吃了什麼?
    離開了的元氣與健康,要一路追索與重建,是步步艱辛。
    健康真的無比珍貴。

    • 慧仙 says:

      亞力,你的話真是比什麼都重要的提醒。以前工作太忙,也只能是在公司附近挑一些「看起來」較健康的餐廳吃,那時油鹽、添加物不知吃進去了多少。現在多一點時間自己準備食物,基本上,就不太敢在外面多吃了。在外面餓著肚子都還是覺得趕回家自己煮點清淡、簡單的食物為好。

      像亞力這樣用心的生產者,我們一定要努力介紹給更多朋友認識、支持,亞力有空的話,是很希望邀請你以切身經驗談一談:有元氣的美好人生,就是從食物開始哩:)

  2. Yo.Yo. says:

    兩年前
    我在南法某個小鎮的國中工作三個禮拜
    一起吃學生伙食
    這才發現台灣的學校午餐雖然也有很多可以改善的情形
    但至少我們還吃了很多台灣的蔬菜
    而不是…
    冷凍三色蔬菜.冷凍花椰菜.冷凍漢堡肉
    冷凍鯛魚.冷凍薯條.美生菜和番茄
    冰淇淋

    有一天因為是校慶
    午餐主食還特別推出…薯片

    學校明明有廚房也有廚師
    讓學生吃的卻是這樣的東西啊!

    • 慧仙 says:

      YoYo,我光是想像用你手雕的木碗們,乘裝清脆的沙拉、雜糧飯、簡單扮炒的新鮮當季食材,就充滿幸福感:)那些過度包裝的零食、冷凍蔬菜、冷凍肉品,真是讓我們的健康和金錢都被大食品公司收了去~

      來吧,我們一起邀請幾個朋友在自家廚房製作健康、美味的真實食物,用你的食器呈上,分享給讀者吧:)

  3. 慧仙 says:

    曾旭正老師有一個很棒的建議:

    「應該讓更多媽媽爸爸注意這個問題,也要讓各縣市政府知道已有多少努力案例,真的是可以全面推動的。此外,與其當米酒總統、青菜總統候選人,何不把『學童午餐全面在地化、無毐化』作為政見?會更顯出政策整合的能力與親民形象!」

    說得真是太讚了!與其空泛的說要建立「無毒台灣」,不如從基層的生活圈,結合學校和在地農產,改善小朋友的午餐。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喔!

  4. 番婆 says:

    政策整合的能力與親民形象~~~是需要水道渠成 滴!
    跨科室到誇部會的政策整合~~需要沒有私心的人士(無論是官或民&學者或社團)
    去和他們溝通討論以合作以對方的立場遊說!給他們親民的機會~~民間主動很重要!
    他們很少會主動的~~除非是要選票搞形象時!

  5. 番婆 says:

    食材材料包的設計很需要~
    若在大溪的愛鎮食材手作館先試行半年
    ~然後整理經驗至可向國小遊說以校外教學的方式來館手作!
    ~~~~在地的遊學經濟支持在地食材生產與手作!
    ~~~~孩子年年要遊學+在地食材手作年年做!
    這樣的在地消費才是永續型的在地經濟機會!
    今年會與七所國小共推小四閱讀普及
    ~~那明年要合作食材手作存有機會吧?

    電腦的標點符號壞了~~少了句號豆號~~哈~~好怪!該送修啦~~~

  6. 佩蓁 says:

    「透過一個孩子,去影響一個家庭,重新看待飲食、農業生產與環境」,除了營養午餐之外, 利用農夫市集,把在地農人和家庭連結起來,結合成一個支持性網絡,也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!

  7. 慧仙 says:

    佩蓁,我猜想你也很關心農業和食物,在你的生活圈中,一定也可以慢慢建立這樣的支持網絡,想請你有空來多聊聊喔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